2009年09月 26-6 以敘事治療在網路諮商中陪伴故事主人重寫生命藍圖

彭信揚
中國文化大學職涯發展與校友服務組


本研究主要探討當諮商者運用敘事治療陪伴故事主人重寫其生命藍圖時,對她其產生的影響為何。本研究中的諮商者同時也是研究者,並依不同
的階段出現。本研究透過電子信件與網路留言版等方式,招募到七位有意願的研究參與者,經過評估與實際諮商後,最後選擇一位成為本研究的研究參與者(即故事主人),彼此進行一對一的網路諮商,共收集到五種資料,分別是二十一次的網路諮商逐字稿、五十封電子信件、二張證書、三張相片、以及一篇網路故事。研究結果採用敘事分析方法中的「整體—內容」進行諮商對話的資料分析。從故事主人的回應來看,故事主人認為敘事治療的問話可以讓她站在客觀的觀點去思考意義,將自己與「問題」分開,增加能量,同時透過支線故事的特殊意義事件,解構充滿問題的故事,而治療性文件的應用(e-mail、證書、照片與網路文章)更讓故事主人可以重複觀看,也記錄過程的脈絡與辛苦。本研究結果也顯示出敘事治療適用於網路諮商,彼此可以產生真實的諮商關係與諮商效果。此外,本研究繪製了一張故事主人生命藍圖的重寫歷程圖,以及提出對敘事治療的應用、對網路諮商的應用,與對未來研究的一些建議。

關鍵字
生命藍圖、故事主人、敘事治療、網路諮商

參考書目

王智弘(2003 年 6 月)。輔導網路中的青少年-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之諮商與輔導策略。輔導人員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之挑戰與因應研討會,淡江大 學,台北。

王智弘、楊淳斐(2001)。網路諮商中可行之理論取向與實務技巧。輔導季刊,37(4),20-27。即時通訊介紹(MSN Messenger)。2007 年 11 月 9 日,取自:http://get.live.com/ zh-cht-tw/messenger/overview。
李書藝(2004)。以網路即時通為媒介之焦點解決取向網路即時諮商研究。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活動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侑民(2006)。企業員工 MSN 自我效能影響即時通訊使用行為與溝通滿意之 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訪談模式與實施。身心障礙研究,3 (2),122。
林朝誠(2003 年 1 月)。心理健康資訊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一次心靈園地為例。 台灣心靈健康資訊協會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開平高中主廚之家,台北。
金樹人(2005)。心理位移辯證效果敘事之敘事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 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3-2413-H-003-001),未出版。
馬一波、鐘華(2006)。敘事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
夏民光(2005)。輔導急轉彎—敘事治療的原理初探。載於尤卓慧、岑秀成、夏民光、秦安琪、葉劍青、黎玉蓮(編),探索敘事治療實踐(3-43 頁)。台北:心理。
張勻銘(2005)。以全球資訊網為介面之認知治療網路即時諮商—以憂鬱情緒當事人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許維素、鄭惠君、陳宇芬(2007)。女大學生焦點解決網路即時諮商成效與相關議題探究。教育心理學報,39(2),217-239。
張德聰、黃正旭(2001)。「張老師」網路諮商求助者之特性分析與未來展望。輔導季刊,37(4),28-31。
黃少華、陳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嘉義:南華社會所。
彭信揚(2006)。敘事治療運用在網路諮商的諮商實例。諮商與輔導,249,30-35。
彭信揚(2007)。使用網路諮商的當事人其人格特質探討。諮商與輔導,253,31- 37。
彭信揚(2008)。敘事治療在家暴家庭的運用。諮商與輔導,269,29-33。
楊明磊(1998)。在網路上進行即時個別諮商的相關議題。學生輔導,56,100-109。
楊洲松(2005)。網際網路中的青少年認同與教育。中等教育,56(1),48-63。
鄧永昌(2007)。網路文化與後現代輔導的反思。2007 年 12 月 1 日,取自
http://wctang-ymca.blogspot.com/2007/01/blog-post_3639.html。
鄭惠君(2005)。焦點解決網路即時諮商對大學生人際困擾輔導成效及相關議題 之探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蕭景容(2003)。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當事人之改變歷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戴漢民(2006)。簡述敘事治療。好管家—香港神託會通訊,9,15-16。
Abels, P., & Abels, S. L. (2001). Understanding narrative therapy. NY: Springer.
Beels, C. C. (2001). A different story: The rise of narrative in psychotherapy. Phoenix, AZ: Zeig, Tucker & Theisen.
Bloom, J. W. (1998). Standards for the ethical practice of webcounseling. Retrieved November 30, 2006, from http://www.nbcc.org/ethics/wcstandards.htm.
Freedman, J., & Combs, G. (1996). Narrative therapy: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referred reality. New York: Norton.
Glesne, C. (1999).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 (2nd ed.). New York: Longman .
Gray, J. S. (1996, October). Story re-vision: Tales to the future. Paper presented at VisionQuest: Journeys Toward Visual Literacy, International Visual Literacy Association Conference, Cheyenne, WY.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CA: Sage. Mallen, M. J., & Vogel, D. L. (2005). Online counseling: A need for discovery.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3(6), 910-921.
McLeod, J. (2003). An introduction to counselling (3rd ed.). Philadelphia,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Morgan, A. (2000). What is narrative therapy? An easy-to-read introduction. Adelaide: Dulwich Gentre Publications.
Padgett, D. K. (199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Challenges and reward. London: Sage.
Payne, M. (2006). Narrative therapy (2nd ed.). London: Sage.
Sof ka, C. (2005). Lessons learned from tragedy and unity, the workshop of loss and grief, reactions and solutions reflections on 9-11. Institute of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National Taipei College of Nursing, Taipei.
White, M., & Epston, D. (1990). 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 New York: Norton. White, M. (2007). Maps of narrative practice. New York: Norton.
Winslade, J., & Monk, G. (1999). Narrative counseling in school: Powerful & brief. Thousand Oaks, CA: Sage.

全文下載
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