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9月 18-6 河流與陪伴者互動的故事-一位諮商師的反思歷程

范幸玲
美和技術學院護理系

本文並未依照一般論文寫作的格式,而是藉由故事敘說的方式來闡述主角小旋從二十歲到二十四歲這一段他個人艱困歲月的經歷與掙扎,以及在這段時間當中,扮演著陪伴者角色的人(即筆者)所浮現出來的疑問、詮釋與反思。而小旋與陪伴者這兩位主體間互動的歷程也在敘述中呈現。筆者藉由四年多以來(1999年十二月份開始至2004年六月)所蒐集到的原始資料(包括小旋與陪伴者間的諮商記錄、晤談與電話訪談記錄、信件與電子郵件),謄寫成文本,進行整理。植基於詮釋學中詮釋循環和視域融合理念,筆者在閱讀文本和寫作敘述的歷程中融入了對話以及自我反思的精神。而在整個故事敘說與反思的過程中,筆者理解到:不論是諮商、晤談或是寫作都是一種相互詮釋與共同建構的歷程,換言之,在諮商晤談或對話的過程中,當事人或是敘述者以其當時的生活體驗,認知模式來敘述其故事,而諮商師或聽者則以其理念背景和先前概念來詮釋故事的意義,最後在兩者對話的互動歷程中,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也因此產生新的建構或是新的意義。而所謂故事的真相是交織複雜的一張網,我們或許永遠無法還原其真相,但是我們可以藉由不斷的循環詮釋中去理解與建構出能夠讓彼此理解的故事,進而決定未來故事的發展與新的情節。重要的是,新的故事是否能夠存活則有賴於主角是否能夠在其生命中活出新的情節與精神;因為唯有當新故事成為真正的生命體驗時,新的敘說才有可能存在於實際的生活當中。

關鍵字
故事、敘說、詮釋、建構

參考書目
李開敏(2003)。受害兒少的創傷與輔導。月旦法學雜誌,96,54-74。
林佩儀(2002)。性侵害治療的省思-以女性受害者為例。諮商與輔導,203,13-16。
沈清松(1993)。詮釋學方法評介,國立政治大學通訊社,1,5-17。
卓文君、徐西森、范幸玲、黃進南(譯)(2002)。完形治療的實踐。台北:心理出版社。
易之新(譯)(2001)。故事、知識、權力。台北:心靈工坊。
洪素珍(1996)。性受虐者諮商歷程的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9(1), 67-92。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
劉家亮(2001)。「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到底是什麼?山東大學學報,4,21-29。
Cormier, L. S. (1988). Critical incidents in counselor development: Themes and patter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7, 131-132.
Hayes, L. R. & Oppenheim, R. (1997). Constructivism: Reality is what you make it. In Sexton, L. T. & Griffin, L. B. (Eds.), Constructivist thinking in counseling practice, research, and training (pp.19-40).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James, B. (1994). Handbook for treatment of attachment-trauma problems in children.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Sexton, L. T. (1997). Constructivist thinking within the history of ideas: The challenge of a new paradigm. In Sexton, L. T. & Griffin, L. B. (Eds.), Constructivist thinking in counseling practice, research, and training (pp.3-18).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Wyatt, G. E., Newcomb, M. D. & Riederle, M. H. (1993). Sexual abuse and consensual sex.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全文下載
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