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 13-2單戀者單戀歷程的分析研究

卓紋君 林芸欣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輔導研究所

台北市大直中學
 
本研究之目的在暸解單懋者單憨經驗之發展脈絡,包括在單戀過程中之認知、情緒與行為內涵,單戀形成的原因,以及單懋結束過程、因應與調適之道。研究者以半標準化之深度訪談,將五位受訪者回溯其單戀經驗之訪談內容騰寫成逐字稿後,根據紮根理論之編碼與分析步驟進行資料分析。資料分析與追訪同時交錯進行,以達資料飽和,逐步形成單懋經驗之發展脈絡。
綜合資料分析結果整理呈現如下:(一)單戀者單戀通常會歷經「相識吸引」、「獨自喜歡」、「表白與否」與「單戀結局」四個階段。此單懋歷程並非依序進行,單懋者會在「獨自喜歡」與「表白與否」兩階段間穿梭、來回進行。( 二)單戀者相識吸引可歸納為三大要素:對方特質因素、地緣接近、以及個人的知覺與解釋。單懋的發生與地緣因素、對方的體貼善意行為、以及個人知覺和解讀有關。( 三)單患者在不同階段的認知、情緒與行為各有不同特徵。個人的揣度為主要的認知特徵﹔單戀者的情緒變化會隨和對方接觸後的知覺而定,情緒則由初期的甜蜜、期待,轉為煩亂、失望、痛苦﹔行為特徵則表面接觸的追求行為,與對方互動性並不多也不深入。(四)單患者會以自我放逐、自我地碼、逃避與轉移等做為調遍,其中朋友的支持也有助其走出情傷。
最後,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作進一步的討論,並對未來相關研究及諮商輔導工作提出建議。
 

關鍵字
單戀、愛情、情傷經酸、紮根理論

參考書目

王慶褔(民84)。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余振民(民88)。未婚男性的愛情觀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利君(民91)。台北縣市國中學生愛情態度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怡玲(民91)。台北市高中學生愛情態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維庭(民84)。愛上一個人。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憶薇(民79)。感情問題的輔導與作法。學生輔導通訊,8,27-30。

宋玟靜(民84)。戀人分手絮語一語言與經驗的交織論述。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仲傑(民79)。大學生人際親密的評量與身心適應一親子、情人、異性朋友、同性朋友四種角色的相關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德慧(民79)。中國人的婚戀觀序。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林宜旻、陳岐眉(民84)。愛情類型、嫉妒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18,287-311。

卓紋君(民87)。當今心理學界對愛情的研究與方向。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3),87-107。

卓紋君(民89)。台灣人愛情發展的歷程初探兼論兩性輔導之重點。諮商輔導文粹,5,1-29。

卓紋君(民89)。同性戀家庭。于IJ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203-226。台北,師大書苑。

孟祥森(民86)。一個心理學家眼中的愛。台北,圓神出版社。(原著: Reik, T. (1957) . A psychology looks at love.)

胡幼慧、姚美華(民8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干lj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諧、方法及本士女性研究實例,141-158。台北:巨流出版社。

柯淑敏(民的)。分手一一個故事的觀點。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宗國譯(民86)。質性研究概諭。台北:巨流出版社。(原著Strauss , A., & Corbin, J. (1990) . Basics of quali.的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η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k.)

陳萱(民88)。戀戀風塵-愛情歷程之敘說。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勤惠(民89)。焦慮矛盾依附型的女大學生之情傷經驗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玉如(民81)。親密關係與畢業抉擇之因應。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素菲(民81)。感情三部曲追逐、抉擇、交往。學生輔導通訊,19,31-35。

黃碧慧(民91)。大學生依附風格、愛情闕係中之壓力事件困擾與因應策略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懷真(民87)。About 愛情學問。台北:巨流出版社。

張令恬(民88)。原生家庭經驗對大學女生愛情關﹛系的影響及其改變歷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民7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出版社。

楊茜如(民89)。大學生愛情觀、性別角色與兩性關係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民79)。中國人之緣的觀念與功能。見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出版社。

顧瑜君(民84)。分手大吉。載於張老師月刊編輯部:中國人的愛情觀。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Abbey, A. (1982). Sex differences in attributions for friendly behavior: Do males misperceive females' friendli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2, 5, 830-838.

Aron, A., Aron, E. N., & Paris, M. (1995). Falling in love: Prospective studies of self-concept chan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 6, 1102-1112.

Baumeister, R. F., & Wotman, S. R. (1992). Breaking hearts: The two sides of unrequited love. New York and London: A Divison of Guildford Publications, Inc.

Baumeister, R. F., & Wotman, S. R. (1993). Unrequited love: On heartbreak, anger, guilt, scriptlessness, and humili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 3, 377-387.

Beth, L. (1993). The lessons of love. Psychology Today, 26, 2, 30-39.

Brand, N. (1980). The psychology of romantic love. LA: J.P. Tracher, Inc.

Brehm, S.S. (1992). Intimate rela.tionships.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Cho, W. C., & Cross, S. (1995). Taiwanese love style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self-esteem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y, 121(3), 283-309.

Dion, K. L., & Dion, K. K. (1973). Correlates of romantic love. Journal of Cou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 51-56.

Hatfield, E. (1988). Passionate and companionate love. In R. J. Sternberg & M. L. Barnes (Eds.), The Psychology of lov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Hendrick, S., & Hendrick, C. (1993). Lovers as friend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 459-466.

Levinger, G., & Snoek, J. D. (1972). Attraction in relationships: A new look at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NY: General Learning Press.

Marson, P. J., Hecht, M. L., & Roberts, T. (1987). 'True love ways':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and communication of romantic lov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4, 387-407.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y Review, 93, 119-135.

Surra, C. A., & Bohman, T. (1991). The development of close relationship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In G. J. 0. Fletcher & F. D. Fincham (Eds.), Cognition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pp. 281-305). Hillsdale, NJ: Erlbaum.

Weiss, R. S. (1988). Loss and Recover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4, 3, 37-52.

全文下載
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