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 8-3 國小輔導工作實施需要、現況與困境之研究

林美珠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教學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本研究目的在透過問卷調全暸解國小輔導工作實施的需要、現況、與實施困境,以為未來發展國小輔導師資培育模式之依據。本研究透過全省分層隨機抽樣,取得有效樣本863人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乃研究者自編之「國小輔導工作現況問卷」。綜合本研究發現如下: 1. 問卷信效度:因素分析抽得輔導工作實施需要與現況二個因素,分別為:全校性輔導工作、個案輔導工作。輔導工作困境與可克服性則抽得五個因素,分別是:輔導專業與態度的缺乏、對輔導的迷思、輔導資源的缺乏、輔導人員的角色問題、以及輔導效能的限制。整體而言,信度介於可接受至良好之間。2. 國小輔導工作實施的需要性:各項輔導工作實施的需要性均獲得普遍的肯定,其中「輔導老師與學生家長討論如何輔導其子女的問題」需求性最高,「輔導老師與家長溝通」、「輔導老師與校內其他老師溝通和協調」次之。3. 國小輔導工作實施的現況:學校內
主要從事輔導工作的人以級任老師為主。各項輔導工作實施的頻率介於「很少如此」到「有時如此」。4. 國小輔導工作實施的困境:困境最高者是「家長缺乏輔導理念」,「輔導經費不足」、「非輔導工作佔太多時間」次之。以困境克服的可能性而言,「輔導人員缺乏專業知能」此困境最可能被克服,而「家長缺乏輔導理念」則最難被克服。
根據以上研究發現,本研究進一步作討論並提出未來發展國小輔導師資培育模式之建議。
 

關鍵字
國小輔導工作、師資培育

參考書目

王文秀(民88)國小輔導師資培育模式立研究(三):國小輔導相關人員對學校輔導工作者角色覺知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88-2418-H-134-001-F19)。
王麗斐、王文秀、羅明華(民87)當諮商新手遇見兒童個案:一個探索性的研究。中華輔導學報,6,60-88 。
王麗斐(民88)國小輔導師資培育模式之研究(一):國小輔導師資培育現況之調查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88-2418-H-142-001-F19)。
田秀蘭、王文秀、林美珠、王麗斐(民87)學校諮商師之訓練一困境、契機、與展望。於中國輔導學會主編,輔導輩學大觀勢。台北:心理出版社。
田秀蘭(民88)國小輔導師資培育模式之研究(四):國小輔導工作成效之評估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88-2418-H-153-004-F19)。
李咏吟(民81)我國國民小學輔導單位的組織和員額編制調杏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專案研究報告。
吳正勝(民81)繼緝辦理國小輔導工作年度評鑑活動研究報告。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林幸台(民81)先進輔導事業人員層級及專業標準制之分析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專案研究報告。
林幸台(民88)國小輔導師資培育模式之研究:國小輔導工作與輔導師資培育之現況調查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林美珠、蔡憶萍、王麗斐(民86)我國國小輔導人員對「諮詢」概念認知之初探。中華輔導學報,5,119-149。
林美珠、王麗斐、田秀蘭、王文秀(民88)國小輔導師資培育模式之研究:現況之訪談研究。論文發表於「跨世紀輔導與諮商學術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彰化。
教育部(民87)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教育部。
教育部(民87)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書成果總輯。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民88)教育部青少年輔導計書成果專輯。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統計處(民87)各級學校名錄。教育部統計處彙編。
陳若璋(民83)我國各級學校輔導諮商員證照制度架構之分析及規畫。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專案研究報告。
黃德祥(民81)國民小學輔導課程實施現況之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專案研究報告。
廖瑞銘(民81)國民小學學生輔導活動現況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專案研究報告。
蕭瑞琦(民88)行為諮詢之可接受性及諮詢口語技巧之使用:以國小教師之訓練情境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憶萍(民的)國民小學輔導工作諮詢現況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熙彥、林義男(民81)我國學校輔導人員專業教育內容及其效果分析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專案研究報告。
蕭文(民85)我國學校輔導人員工作層級及資格檢核標準之規畫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專案研究報告。
Coll, K. M., & Freeman, B. (1997). Role conflict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counselors: A national comparison with middle and secondary school counselors.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31, 251-.
Coy, D. R. (1999). The role and training of the school counselor: Background and purpose. NASSP Bulletin. 83. 2-8.
Furlong, M. J., Atkinson, D.R., & Janoff, D . S. (1979). Elementary school counselors' perceptions of their actual and ideal roles. Elementarv School Guidance & Counseling, 40, 4-11.
Gysbers, N. C., & Henderson, P. (1994). Developing and managing your school guidance program (2nd ed.).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Hall, A., & Lin, M. (1994). An integrative consultation framework: A practical tool for elementary school counselors.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29, 16-27.
Hinkle, J. S. (1993). Training school counselors to do family counseling. The School Counselor, 27, 252-257.
Kaplan, L. S. (1995). Principals versus counselors: resolving tensions from different practice models. The School Counselor, 42, 261-167.
Keys, S. G., Bemak, F., & Lockhart, E. J. (1998). Transforming school counseling to serve the mental health needs of at-risk youth.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6, 381-388.
Kurpius, D. J., & Fuqua, D. R. (1993). Fundamental issues in defining consult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1, 598-600.
Lin, M. (1994).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school-based counseling and consult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urdue University.
Paisley, P. O., & Borders, L. D. (1995). School counseling: An evolving specialty.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 150-153.
Whiston, S. C., & Sexton, T. L. (1998). A review of school counseling outcome research: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6, 412-426.

全文下載
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