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 54-5 心理劇中「替身經驗」現象的探究

游淑瑜 蔡瑋芸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員工協助服務中心

本文的目的在於以詮釋現象學的方法,嘗試揭露心理劇中替身經驗的結構內涵。本研究透過公開招募的方式,招募具有人際議題,並想透過心理劇替身技巧幫助其解決人際議題的成員5位,其中研究者會邀請5位受過250小時以上心理劇治療訓練的成員擔任替身5位,邀請5位受過三年以上心理劇治療訓練的成員擔任輔角。本文的臨床操作是在心理劇治療場境,透過替身場景進行暖身,促進主角與替身的對話。替身場景約進行約30-60分鐘。本研究於替身完後,即請替身撰寫替身經驗描述文,有關經驗描述文本的分析,則遵循著李維倫與賴憶嫺(2009)提出之現象學分析方法五步驟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替身經驗普遍結構的二個行為向度:一是橫向聯繫作用:人際語言、非語言行動。替身會傾聽主角、輔角互動的口語語言與非口語語言,引發身體感受,進入主角的經驗脈絡;一是縱向聯繫作用:話語—身體感受。替身在替身場景中,替身經驗到身體、心理的感受,進入主角經驗脈絡,理解主角的置身所在,因而說出替身話語。同時也發現自發性替身經驗歷程,替身卡住經驗歷程與替身脫卡經驗歷程。透過本研究,解明替身經驗的現象,藉以擴大並充實替身經驗的理論,並提供對同理能力訓練的參考。

關鍵字
心理劇、身體經驗、替身、詮釋現象學

全文下載
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