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 25-4 正向情緒輔導介入方案對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研究

林維芬 徐秋碧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新竹縣信勢國小
教務處

本研究主要在發展適合有生活適應困擾之國小學童的「正向情緒輔導介入方案」,並探討該方案對有這些學童在情緒智力、生活適應及幸福感的立即與延宕輔導效果,以提供未來研究、輔導與教學方案之參考。本研究採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以新竹縣某國小有生活適應困擾的學
童為研究對象,並隨機分派至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5 名。實驗組成員接受十六次,每次四十分鐘之「正向情緒輔導介入方案」輔導,對照組則接受十六次一般性團體輔導活動實驗方案的輔導。本研究以「兒童情緒智力量表」、「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國小兒童幸福感量表」為研究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前測、後測及追蹤測量,所得資料採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此外,並以「自我回饋表」、「單元回饋表」、「團體總回饋表」等紀錄,以作為佐證與補充說明。本研究主要結果發現,在實驗結束一週內及一個月後,實驗組受試在三個研究變項均達立即性與延宕性效果。此外,根據回饋資料,發現實驗組受試者對於該方案頗為喜愛,對此抱持正向肯定之態度,懂得運用活動所學來自我激勵,提升幸福感受。

關鍵字
生活適應、幸福感、情緒智力、輔導介入方案

參考書目

王仁弘(2004)。國小中高年級學童人際溝通能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臺北 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柏元(1999)。台中縣國小原住民學童家庭因素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 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王春展(1999)。兒童情緒智力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
王財印(2000)。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海捷(1998)。情緒管理策略對國小高攻擊兒童攻擊行為、情緒困擾及生活適 應之效果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皮玉鳳(1989)。生氣控制訓練對國小高攻擊性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行政院主計處(2006)。九十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2006年6月25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5231843771.doc.
江文慈(2001)。青少年情緒智力發展之研究。世新大學學報,11,51-81。
江美玲(2004)。“探索諮商團體"對低EQ國中生提升情緒智力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瑞玲、張美惠、黃慧真譯(1998)。EQ II : 工作EQ。台北:時報出版社。Goleman,D. (1998). 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
吳月裡(2003)。情緒教育輔導方案對國小學童情緒適應行為之效果研究。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吳經熊(1992)。內在悅樂之泉源。台北:東大。 吳新華(1996)。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心理。
吳麗卿(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庭系統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周盛勳(2002)。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兒童情緒智力、自我概 念及生活適應之輔導效果。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 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孟蕾(2004)。繪本閱讀教學以情緒教育主題為例。台東教育大學兒童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家興(2002)。學童心理疾病之探討。學生輔導季刊,83,124-129。
林莉芳(2006)。感恩經驗與目標設定對幸福感效應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奇摩新聞網站(2006)。7成台灣人鬱卒了。2006年2月15日,取自 :
http://tw.news.yahoo.com/060215/15/2uv4k.html。
奇摩健康生活網站(2007)。克服沮喪感覺有助於生活滿意度。2007年1月7日,取自:
http://tw.health.yahoo.com/040830/57/xpaf.html.
洪麗遠(2005)。閱讀治療介入兒童情緒管理之小團體輔導歷程研究—以國小中年級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蘭譯(2003)。真實的快樂。台北:遠流。Seligman, M. E.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私立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美惠譯(1996)。EQ。台北:時報出版。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常雅珍(2004)。激發心靈潛能—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情意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志平(2003)。「情緒教育輔導方案」對慈輝班學生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 之影響。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資惠(2002)。國小兒童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曾文祥(2006)。從正向心理學淺談幸福感的提升。學生輔導季刊,100,124-134。
劉志龍(2004)。讀書輔導對偏遠地區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春男(2001)。情緒管理團體輔導對國小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蔡春美譯(2006)。正向情緒管理-針對校園中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台北:華騰文化。Cowie, H., Boordman, C., Dawkins, J., & Jennifer, D. (2004).Emotional health and well-being.
羅芝芸(1999)。兒童認知風格、情緒智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羅菀華(2001)。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Costa, P. T., & McCrae, R. R. (1980). Influence of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on subjec- tive well-being: Happy and unhappy peo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 668-678.
Goleman, D. (1998). 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ntam Books. Greenberg, M. T., Kusche, C. A., Cooke, E. T., & Quamma, J. P. (1995). Promoting emo- tional competence in school-aged children: The effects of The PATH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7, 7-16.
Headey, B., & Wearing, A. (1990).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coping with adversit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2, 327-349.
Hettema, B. J. (1979).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of social networks: A multiply method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7, 263-277.
Isen, A. M. (1985). The asymmetry of happiness and sadness in effects on memory on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14, 388-391.
Isen, A. M., Herren, L. T., & Geva, N. (1986).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affect on the recall of social inform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Jaihyun, P., & Banaji, M. R. (2000). Mood and heuristics: The influence of happy and sad states on sensitivity and bias in stereotyp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 1005-1023.
Jaycox, L. H., Reivich, K. J., Gillham, J., & Seligman, M. E. P. (2002). Prevention of de- pressive symptoms in school children.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32, 801-816.
Kaplan, P. 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Lazarus, R. S. (1991). Emotion and adaptation. Oxford,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vson, N. Z., & Peskin, H. (1967). Prediction of adult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72, 509-518.
Mayer, J. D., & Salovery, P. (1997). 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P. Salovey & D. J. Sluyter (Eds.),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pp. 3-32). New York: Basic Books.
Seligman, M. E. (2002).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revention, and positive therapy. In C. R. Snyder & S. J. Lopez (Eds.), The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3-9).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eenhoven, R. (1991). Is happiness a relative? Social Indicator Research, 24, 1-34.

全文下載
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