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9月 18-3 國內「兒童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整合分析研究

張高賓 戴嘉南
高雄師大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本研究乃針對國內1995 年起至2003 年間,相關兒童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研究結果進行整合分析。所蒐集的資料以期刊論文及博碩士論文計34篇為主,內容均以兒童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的實驗研究為主要。所得結論如下:
1. 進行綜合考驗無論在立即效果或是長期效果的Zc值和加權Zc值都達顯著水準,顯示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對於兒童問題的處遇,不僅具有輔導效果且具有持續的效果。
2. 在效益量方面,立即效果與長期效果的效益量分別是屬於中等效益。
3. 影響團體成效的中介變項方面,研究者的訓練背景、研究者是否參與治療、治療的持續時間、治療者的經驗、治療取向,是影響立即效果成效的中介變項,其中具有相關輔導科系的研究者、研究者即是治療者、治療時間超過16 小時、團體不是透過招募方式、具有輔導經驗治療者、非認知行為取向團體的立即效益量高;至於長期效果方面,治療的次數、成員性質等變項是影響長期效果的中介變項,治療的次數超過12 次、成員性質屬中年級學生的效益較高。
 

關鍵字
兒童、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整合分析

參考書目
王櫻芬(1995)。社交技巧訓練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攻擊行為、社交技巧與自我效能之影響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紫薇、馬宗潔(譯)(2002)。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桂冠。
伍惠美(2002)。生涯團體輔導對國小學童生涯覺察能力、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之輔導效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金樺(2002)。治療取向的班級藝術活動對國小學童情緒經驗、同儕關係與師生關係之輔導效果。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李美瑩(2002)。社會技巧訓練團體對國小被拒兒童的輔導效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玉彬(2000)。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對國小害羞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邦傑(1987)。整合分析的理論及其在國內的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10,1-38。
林佳惠(2000)。自我教導訓練團體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社會焦慮輔導效果之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5,81-108。
林佩郁、謝麗紅(2003)。焦點解決取向團體諮商對國小單親兒童輔導效果之研
究。輔導學報,24,73-105。
林靜芬(1995)。國小兒童內外控信念與其相關因素暨團體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月裡(2002)。情緒教育輔導方案對國小學童情緒適應行為之效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明宗(2002)。班級讀書治療對促進國小高年級兒童利社會行為之成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芳萍(1996)。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高攻擊性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裕益(2002)。整合分析計算程式,未發表。
洪榮照(1998)。兒童攻擊行為相關因素與認知行為策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洪嘉謙(2003)。社會技巧訓練對國小欺凌受害兒童團體輔導效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幸慈(1998)。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對國小父母離異兒童之親子關係信念、情緒感受及行為困擾輔導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莫惠玲(2002)。理情團體輔導對單親兒童自我概念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翁幸如(2000)。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雙親衝突個案情緒感受、生活適應及親子關係之輔導效果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永慶(2001)。國內心理治療與諮商輔導效果的整合分析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秉華、王麗斐(1990):輔導策略與輔導效果實徵研究的回顧與檢討。教育心理學報,23,237-260。
陳若璋、李瑞玲(1987):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的回顧評論。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2),199-215。
陳麗娟(2002)。社會適應欠佳兒童在阿德勒諮商團體中改變歷程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志彰、李芃娟(2001)。團體諮商對國小偷竊兒童自我概念與自我控制影響效果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報,14,215-257。
郭修廷、王萬清(2001)。發展取向藝術治療對國小學童情緒困擾與自我概念之輔導效果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7,367-396。
郭隆興(1997)。攻擊替代訓練對減少國小學童攻擊行為與增進生活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玉芬(2002)。性別平等成長團體對國小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瓊文(2002)。現實治療團體輔導對國小行為困擾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孟姬(2002)。團體輔導對國小六年級女生月經知識與情緒適應之效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詩君(2000)。現實治療團體對國小兒童在心理需求之輔導效果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5,232-258。
曾秋琪(2000)。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低學業成就生學業自我概念之影響。國民教育研究,4,325-354。
楊茹音(2002)。生涯探索團體輔導對國小學童職業自我概念和生涯覺察能力之輔導效果。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心怡(2002)。紙盤遊戲對國小害羞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春男(2001)。情緒管理團體輔導對國小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富、林幸台(1999)。認知行為取向介入方案對攻擊傾向學生的輔導效果之後設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275-295。
鄭曉楓(2001)。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攻擊及攻擊行為影響效果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秀雯(1997)。生涯班級輔導活動對國小兒童生涯成熟態度與職業自我概念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院國教所碩士論文。
謝旻桂(2002)。現實治療之選擇理論取向班級輔導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蘇鍛佩(2002)。生涯團體輔導方案對國小兒童生涯成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生涯覺察與職業自我概念輔導效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久惠(1998)。阿德勒取向遊戲諮商團體對國小社會適應困難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Allumbaugh, D. L., & Hoyt, W. T. (1999). Effectiveness of grief therapy: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6, 370-380.
Barratt, G., & Kerman, M. (2001). Holding in mind: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eing children in groups. Psychodynamic Counseling, 7, 351-328.
Bloch, S., Crouch, E., & Reibstein, J. (1981). Therapeutic factors in group psychotherapy: A review.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38, 519-526.
Casey, R. J., & Berman, J. S. (1985). The outcome of psychotherapy with childre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 388-400.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2nd ed.). Hillsdale. NJ: Eribaun.
Cohen, J. (1992). A power primer.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2, 155-159.
Glass, G. V., McGaw, B., & Smith, M. L. (1981). Meta-analysis in social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Hoag, M. J., & Burlingame, G. M. (1997).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group treatment: A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26, 234-246.
Kazdin, A. E. (1993). Psychotherap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urrent progres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8, 644-657.
Kato, P. M., & Mann. T. (1999). A synthesi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the bereaved.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19, 275-296.
Kibby, M. Y., Tyc, V. L., & Mulhern, R. K. (1998). Effectivenes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chronic medical illness: A meta-analysi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18, 103-117.
Petrocelli, J. V. (2002). Effectiveness of group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general symptomatology: a meta-analysis. Journal for Specialists in Group Work, 27, 92-115.
Rose, S. R. (1998). Group work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ommunity systems. housand Oaks, Calif.: Sage.
Rosenthal, R. (1984). Meta-analytic procedures for social research. CA: Sage. Schulz, K. F., Chalmers, I., Hayes, R., & Altman, D. G. (1995). Empirical evidence of bias: Dimensions of methodological quality associated with estimates of treatment effects in controlled trials. JAMA, 273, 408-412.
Smith, M. L., & Glass, G. V. (1977). Meta-analysis of psychotherapy outcome stud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32, 752-760.
Thompson-Brenner, H., Glass, S., & Westen, D.(2003). A MultidimensionalMeta-Analysis of Psychotherapy for Bulimia Nervosa. Clinical Psychology, 10, 269-287.
Weisz, J. R., Weiss, B., & Donenberg, G. R. (1992). The lab versus the clinic: Effects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therap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578-585.
Weisz, J. R., Huey, S. J., & Weersing, V. R. (1998). Psychotherapy outcome research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state of the art. Advances in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20, 49-91.
Weisz, J. R., Weiss, B., Alicke, M. D., & Klotz, M. L. (1987). Effectiveness of psychotherapy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meta-analysis for clinican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5, 542-549.
Weisz, J. R., Weiss, B., Han, S. S., Granger, D. A., & Morton, T. (1995). Effects of psychotherapy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revised: A meta-analysis of treatment outcome stud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 450-468.
 

全文下載
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