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3月 21-2 生命實踐與自我認同:以服務工作及售貨從業青年生涯適應行為為焦點的探究

林繼偉 黃小芬 邱春蘭 蔣琳琳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諮商心理學系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探索生涯適應行為在生命實踐與自我認同上的意義本質。研究者採取「現象學方法」’同時以「生命歷程取向」作為分析的架構,探討基層從業青年的生涯適應行為。首先針對目標對象進行焦時團體訪談。其次,依據「分層判斷取樣」自職業標準分類系統第五大類一「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中抽取九種職業類別並邀訪各類從業成員進行「半結構式非標準化訪談」。兩階段參與對象合計14 人。跨歷程分析發現,研究對象從探索期的生涯不確定或無定向感,通過生命歷程的多重轉換尋求獨立自主,其中「出脫意識」扮演關鍵性的動力。華人文化社會的脈絡下觀察到鮮明的「搏拼與韌性」生涯行為﹔「吃苦與本分」的工作倫理﹔人情與人和的服務內涵﹔回饋與互動的成就認同﹔家庭中心以及幸福人生的生命實踐型態。研究對象的生命認同多處可見「﹔有情」的本質,他們的生命圖像是力行與自我依賴。因此,本文將「自立」、「有情」、與「人生幸福」並列,歸納為華人部分群體一服務工作人員與售貨員的生命認同主軸。華人職業選擇與生涯發展超越「個人中心」式的自我選擇,更多倚賴「情境中心」人際互動。個人如何在依存關係平衡自我認同需求,應是生涯諮商需要細緻處理的課題。

關鍵字
生命寶路、自我認同、生涯適應行為、生涯諮商、本土心理學

參考書目

丁興祥 、 張慈宜 、 賴誠斌等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一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台北市 : 遠流。Runyan, W.M.(1982). Life histories and psychobiography.

文崇一 (1988)。中國人的富貴與命運。載於文崇一、蕭新煌(主編),中國人:觀念與行為(25-42頁)。台北市: 巨流。

行政院主計處(1992)。中華民國職業標準分類。台北市:行政院主計處。行政院經建會(2003)。台灣地區近 10 年職業別就業情勢分析。就業市場情勢月報,2003 (5),19-25。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嘉義市:濤石。

吳樹德(1991)。人情問題與文化比較。載於余德慧(主編),中國人的心理 (112-119頁)。台北市 : 桂冠。

李維倫譯(2004)。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市 : 心靈工坊。Sckolowski, R. (1999).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

余德慧(1990)。中國男人的生涯觀一戰將與黑卒。台北市 : 張老師。

余德慧(1995)。觀山觀雲觀生死一生瀝白皮書。台北市 : 張老師。

金樹人(1997)。生瀝諮商與輔導。台北市: 東華。

金樹人(2001)。「我」的看見與現身一「職業組合卡」的不可能任務。中華輔

導學會 2001 諮商心裡與輔導專業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一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 : 巨流。郝志東 、 沈益洪譯(2002)。中國人。香港 : 三聯。Lin, Y. (1935). My countryand my people.

孫隆基(1986)。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台北縣 : 古楓。

高柏園(2002)。生命實踐的理論性與實踐性。載於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一屆生命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3-18頁)。台北市:萬卷樓圖書。

高淑清(2003)。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93-134頁)。高雄市: 麗艾。

許烺光(1970/2001)。中國人與美國人。(徐隆德譯)。台北市 : 巨流。

馮朝霖(1997)。盡人間惰性參天地化育一論EQ 與生命實踐。哲學雜誌,19,33-37。

黃中天(1995)。生瀝規劃概論一生涯與生活篇。台北市 : 桂冠。

黃文雄(2000)。台灣人的價值觀。台北市 : 前衛。

黃光國(1988)。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載於黃光國(主編),中國人的權力遊戲 (7-55 頁)。台北市:巨流。

黃麗莉(1996)。中國人的和諧觀/衝突觀:和諧化辨證觀之研究取徑。本土心理學研究,5, 47-71。

黃懿慧(2002)。「關係取向」理論模式初探 : 組織與利益關係人關係之探討。

本土心理學研究,18,95-172。

楊中芳(1991)。試論中國人的自己一理論與研究方向。載於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一人格與社會篇 (93-145 頁)。台北市:遠流。

楊中芳(2001)。如何研究中國人:心理學研究本土化論文集。台北市:遠流。

劉淑慧(2000)。人生哲學一從華人先哲的論述看生涯觀。輔導季刊,36 (2),1-11。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一理論與應用。台北市 : 心理。

鄭金謀、邱紹一 (2001)。全方位生涯規劃:建構多角化的人生藍圖。台北市 :新文京。

鄭瑞隆(2003)。符號互動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之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 (135-146 頁)。高雄市 : 麗艾文化。

賴城斌、丁興祥(2002)。歷史及社會文化脈絡中個人主體性之建構 : 以沈從文的堅持為例。應用心理研究,16,173-214。

Adler, A. (1963).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Paterson, NJ: Littlefield, Adams.

Bandura, A. (1982). The psychology of chance encounters and life paths. AmericanPsychologist, 37(7), 747-755.

Creswell, J. W. (1997).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Thousand Oaks, CA: Sage.

Dix, J. E., & Savickas, M. L. (1995). Establishing a career: Developmental tasks and coping responses. Journal ofVocational Behavior, 47, 93-107.

Dukes, S. (1984). Phenomenological methology in the human sciences.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23(3), 192-203.

Ebberwein, C. A., Krieshok, T. S., Ulven, J. C., & Prosser, E. C. (2002) Voices in transition: Lessons on career adaptability.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52(4),292-308 .

Gysbers, N. C., & Moore, E. J. (1981). Improving guidance program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rueget, R. A. (1994). Focus groups: 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 London: Sage.

McAdams, D. P. (1988). Power, intimacy, and the life story: Personological inquires intoidentity. New York: Guilford.

McAdams, D. P. (1990). Unity and purpose in human lives: The emergence of identity as a life story. In A. I. Rabin, R. A. Zucker, R. A. Emmons & S. Frank (Eds.), Studying

persons and lives (pp. 148-200). New York: Springer.

Moustakas, C. (1994).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 Berry L. L. (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 41-50.

Savickas, M. L. (1993). Career counseling in the postmodern era.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7, 205-215.

Savickas, M. L. (1997). Career adaptability: An intergrative construct for life-span, life-space theory.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45, 247-259.

Sears, S. (1982). A definition of career guidance terms: A national vocational guidance

association perspectives.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tly, 31(2), 137-143.

Super, D. E. (1985). New dimensions in adult vocational and career counseling.Occupational paper No. 106. Columbus, OH: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Super, D. E. (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In D. Brown & L. Brooks (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pp. 197-26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Vondracek, F. W., & Kawasaki, T. (1995). Toward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adult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and intervention. In W. B. Walsh & S. H. Osipow (Eds.), Handbook ofvocationalpsychology (2nd ed., pp. 111-141). Hillsdale, NJ: Erlbaum.

 

 

 

全文下載
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