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 11-5家庭的意義:大學生的家庭概念調查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在暸解現今大學生在時代的變遷中對家庭意義所持的概念 為何,以二十所大專院校學生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主要色含三部分:(一)家庭組成要素: 如法律契約、血緣關係、感情的投注、傳衍後代等11個類項,請填答者標註出其認為最為重要的前三項排名(二)家庭組成型態:請大學生針對不同的家庭組成型態如傳統的核心家庭、非傳統的同居家庭、離婚家庭、同性懋家庭、單身家庭等19題不同組合的家庭生活型態,主觀回答是否認定其為一個家庭(三)個人基本資料,如性別、年級、科系別等。最後以有效問卷九百三十一份進行資料分析(回收率92.5%),結果發現大學生認為最重要的家庭組成要素為「感情的投注」與「彼此良好的互動性」。同時對傳統法定婚姻家庭、核心家庭與再婚家庭多一致認同該組成型態可視為一個家庭,而對非傳統家庭組成型態則有較多分歧的看法,如對隔代教養、成年未婚手足共居、外派、假日夫妻、同居有子、老人獨居等家庭組成型態,約有半數以上的填答者同意該組成可稱為一個家庭﹔而對於如離婚未與子同住、暴力家庭、同居無子、曾同居有子但現在分離、同性戀、外遇、單身獨居或共居等家庭型態,則有不到半數的填答者認同該組成型態是一個家庭。由此結果似可顯現大學生對於非傳統家庭型態的觀點漸趨多元彈性,乃為從事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另一正視家庭多元面貌的參考。
關鍵字 參考書目 內政部(民88 )。中華民國台閩地區人口統計。 內政部(民89 )。台灣地區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分析。台北:內政部。 于國欽(民90.5.12 )。結婚沒意思,未婚更自在? 30 至34 歲, 5女性中1人未婚。中國時報,第6版。王雲五(民76 )。王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普及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吳瑾嫣(民90 )。女性遊民研究:家的另類意涵。應用心理研究, 8, 83-120 吳嘉苓(民90 )。看見家的多樣性。兩性教育平等季啊!,14, 108-112 。 伊慶春(民80 )。家庭問題。在楊國樞、葉啟政編著: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 林紀東、鄭玉波、蔡敦銘、古登美編黨(民83 )。新續六法參照法令判解全書。台北:五南。 林惠生(民的)。從台灣的社會經濟變遷、人口轉型探討婚姻與家庭的變遷。研考雙月刊,18(6), 12-17 。葉至誠(民86 )。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 許美瑞(民87 )。國中學生的「家庭」概念分析。家政教育學報,1, 21-41 。 莊英章(民83 )。家族與婚姻一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紹馨(民68 )。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 彭懷真(民85 )。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曾慧佳(民86 )。「由定義家庭來看家庭的定義」及後記。國民教育,38(2),47-56 。 黃寬重、柳立言編(民的)。中國社會史。台北:空中大學。 黃適毓(民77 )。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楊國樞(民86 )。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特徵與歷程:夫妻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5-2417-H002-028-G6 趙淑珠(民90 )。未婚單身女性的自我觀與婚姻觀。性別、心理及文化一本土女性主義的開展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淡江大學通識核心組主辦。 劉昭仁( 民82 ) 。應用家庭倫理學。台北:文史哲。 龍冠海(民78 )。社會學。台北:三民。 戴蒂(民86 )。家庭概念之對話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采風(民85 )。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 簡春安(民83 )。變遷社會中台灣地區的婚姻與家庭。研考雙月刊,18(6),37-44 。 謝秀芬、李忠翰(民88 )。單親媽媽與社會福利政策。第四屆婦女國是會議。台北。 韓桂香、李美枝( 民90 )。離婚婦女的生活資源與適應。性別、心理及文化一本士女性主義的開展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 淡江大學通識核心組主辦。 顏蔭(民83 )。國小學童繼親家庭概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Carter, E. A., & McGoldrick, M. (1988). Overview: the changing family life cycle: A framework for family therapy. In B. Carter & M. McGoldrick (Eds.), the changing family life: A framework for family therapy (2"d ed.). New York: Allan and Bacon. Erikson, E.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W.W. Norton. Erickson, M. J. (1998). Re-visioning the family life cycle theory and paradigm in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6, 341-356. Gelles, R. J. (1995) Contemporary families: A sociological view. CA: Sage. Gilby, R. L., & Pederson, D. R. (198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s concept of the family.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14, 110-121. Golderberg, I. , & Golderberg, H. (1996). The family, as a psychosocial system.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CA: Brooks/ Cole. Levin, I., & Trost, J. (1992).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family. Family Relations, 41, 348-351. Newman, J. L., Roberts, L. R., & Syre, C R. (1993). Concepts of famil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ffect of cognitive level, gender, and family structur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9(6), 951-962. Sandau-Beckler, P. A., Salcido, R., & Ronnau, J. (1993). Culturally competent family preservation services: An approach for first-generation Hispanic families in an interaction border community. The Family Journal: Counseling and Therapy for Couples and Families, 1(4), 313-323. Tallman, I. (1993). Theoretical issues in researching problem solving in families. Marriage& Family Review, 18, 155-163. Thome, B., Yalom, M. (1992). Rethinking the Family.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1992). Statistical abstracts of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hite, J, M. (1991). Dynamics of Family development: The theory of Family development. New York: Guilford. Zilbach, J., & Gordetsky, S. (1994). The family life cycle: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family development and play in family therapy. In C.E. Schaefer & L. J. Carey (Eds), Family Play Therapy, 165-183. New York: Jason Arons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