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 遊戲治療中的主題、象徵與療癒: 以一名身體受虐兒為例

吳東彥  黃宗堅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本研究採取主題分析法,探究一名身體受虐兒在十五次的遊戲治療中,所呈現出的重複遊戲主題,分別為:(一)囚禁與脫逃、(二)界限的逾越與維持、(三)隱藏與現身、(四)死亡與重置、(五)兩極對立的辯證式消長。研究者除試圖從中萃取有意義的主題(what),同時也特別彰顯遊戲行為主題背後的啟動原因(why)及展現的方式(how)之外,亦關注遊戲主題與治療關係之間如何交織影響,最後則嘗試呼應遊戲主題可能具有的象徵意涵。隨著治療的進行,案主更能展現對內、外在經驗的涵容與自由流動,漸漸不再將生命能量全然置放於攻擊師長或反抗學校規範,而開始有能力遵守規則及要求,並且為自己的學業負起責任。案祖母亦表示案主已經不再刻意反對或是挑釁,兩個人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和平共處,並且有較多正向的關係連結。研究亦發現,當治療者能夠協助案主矯正其投射性認同的機制後,案主的自我發展似乎從初期以全然「壞我」為主的狀態,轉變為開始能夠看見自己的正向力量或資源。在自我發展的內涵上,案主的有能感(competence)、整合感(integration)、人際互動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以及欲力(libido)投注的方向也開始有所不同。文末也針對治療歷程及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與省思。

關鍵字
身體受虐兒、象徵、遊戲主題、遊戲治療。

全文下載
全文下載